喜讯!湖州市公积金两案例获评首批浙江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典型案例
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首批浙江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典型案例。湖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报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交出灵活就业人员参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试点优异答卷”案例和德清县分中心申报的“探索推进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保障性制度融合发展”案例荣获典型案例。
案例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交出灵活就业人员参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试点优异答卷
湖州市聚焦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创新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方式,将个体户、快递外卖员、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政策保障范围,并依托贷款利率低、不贷有补贴等优势,切实帮助缴存人解决住房问题、改善住房条件,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一是坚持“三高”系统规划,抢抓试点机遇
高起点谋划,2021年纳入试点观察员城市以来,湖州中心精心设计试点方案,建立了“自愿缴存,灵活取用;补贴激励,存贷挂钩;独立核算,风险防控”的湖州灵活就业建缴体系。高质量构建,省内首家制定并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办法》等6项管理制度,为试点开展提供了制度遵循。高站位统筹,建立市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财政、住建、人社、人行、邮政、公积金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将试点工作纳入《中共湖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要点》等中心工作。
二是聚焦现实需求,全方位展现灵活性优势
以灵活为原则,建立缴存使用机制,坚持权责对等、灵活使用原则,实现“存取自由”。以需求为导向,提供产品化服务,着力构建租购并举模式,在“购+租”“市场+保障”两个条线持续发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开发“无忧租赁”场景,支持线上“一键”灵活支付房租。以共富为初衷,助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积极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推动快递、外卖、餐饮等农业转移人口集中的行业建缴。目前,农村转移人口占到灵活就业人员实缴总数的60%。
三是创新实践路径,深层次凸显保障性效能
坚持政策集成,注重部门联动,将单一住房公积金试点政策转变为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一揽子”优惠政策,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保障与支持。积极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同权保障机制,与企业职工平等享受公积金政策红利。落实“补贴”政策,在1.5%的存款年息基础上,再给予0.6%的缴存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可同步享受个税减免、市民积分、信用贷款、优惠入学等政策福利。坚持因地制宜,将第一批试点城市先进的理念做法结合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取长补短,形成试点方案思路。真心倾听民意,倾听灵活就业人员真实需求,灵活就业人员占全市实缴总数的占比从4.13%攀升至7.59%。坚持强化基础配套,按照“系统上统一、政策上灵活、资金上单独核算”的目标,对缴存、提取、贷款、结算等多个模块进行适配升级改造,实现灵活就业人员试点业务在浙里办APP上实时受理、一键办理。
案例二:探索推进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保障性制度融合发展
湖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德清县分中心持续支持保障性租赁建设,创新优化公积金使用,助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一是筑牢“制度保障”
分中心坚持高站位统筹,推进试点工作走深走实。与县委组织部、县高新区人才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全面制定《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人才公寓试点实施细则》,配套细化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提供符合相关需求的公积金政策,实现制度保障与服务应用相统一。
二是提升“惠民效能”
创新推出“租金代付”、“以锁替押”等支持政策,承租方可委托公积金中心从个人公积金账户冻结3000元作为公寓保障押金,将公积金账户余额支付人才公寓应付租金,实现“人才得到免押金优惠+集团获得押金保障”双赢。同时中心接轨“CCB建融家园”,启用“无忧租赁”场景,待租户“看图选房”完毕后,跳转至无忧租赁场景,可选择“住房公积金账户”直付,实现“线上选房和公积金账户线上直付”一步到位。
三是立足“增值拓展”
助力打造增值生态,为缴存职工提供无房提取公积金、放宽提取条件、无房家庭实现线上“零材料”秒办秒提。积极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单位,为住房公积金缴存群体在租金减免、水电费减免等方面提供消费红包,实现公积金服务有效“增值”。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接下来,湖州公积金系统将以此为激励,不断探索住房公积金发展新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可推广的、可复制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实践,为全省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州力量。